作为物种,中国的花卉在那久远的年代即已在苍莽的林海中自生自灭。然而,这并不等于中国利用、栽培花卉的历史,更非中国花卉的文化史。中国何时开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无确论。但可以说,在文字出现以前,花卉就随着农业的发展而被人们利用了。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许多距今7000年前的植物被完整地保存着,其中包括稻谷和花卉,如荷花的花粉化石。这说明我们的祖先不但栽培粮食作物,西安苗木也开始欣赏花卉。在河南省陕县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的代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绘有由多数五出花瓣组成的花朵文饰,还有许多其他花卉题材图案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陆续发现。1975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一具精美的食器--铜鼎,其中满盛炭化了的梅核,经鉴定,距今已有3200多年。这说明早在商代中期,古人已食用梅花树的果实了。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花卉栽培从殷商时开始。殷商甲骨文中出现“囿”,是中国花卉栽培应用的雏形。西周时期国人已在“园”、“囿”之中培育草木,并且有了专门管理花木鸟兽的人员,社会生活中也有了花卉的使用。《周礼》记载“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专管鸟兽鱼虫及花木栽培。西安苗木在典礼中使用了兰花,“诸侯执薰,大夫执兰”。
我们说,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经过提炼、升华,注入精神和社会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文化。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花文化的源头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首次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许多就是以花卉草木为题材,成为中国关于花卉文学和音乐的最早形式。《诗经》中关于花卉的描述,如“摽有梅”,“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诗歌,说明那时人们已将花木用于社交礼仪,以梅、芍药等植物来传达爱情了。从这一时期的吴王夫差在太湖之滨的离宫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修筑玩花池,及此后的秦、汉时代开始将梅、桃等花木用于建造帝王宫苑,中国的花卉便正式进入以观赏为目的的精神领域了。西安苗木自那以后,花卉就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渗透到了各个文化领域之中。花卉直接参与中国文化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史的重要角色。